最近看到一个观点配资网官网网站,我觉得还挺有道理。
止损是什么?
止损不是一个投资行为,而是一个仓位管理行为,仅仅是对之前仓位管理没做好的修正和弥补罢。
换言之,如果你的投入比例是合理分散的,为什么需要止损?
想想看也是~
如果你是All In了某个资产,那就非常需要设置止损点。俗话说“留得青山在”,万一你买的资产最后真“归零”了,那就完全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但如果你提前先做好了仓位管理,假设你有100W本金,其中20%在港股市场,甚至,其中某一只港股基金占比只有5%,也就是5万,那么即便这只基金亏了50%,也不过是浮亏2.5W,占总仓位2.5%。
类似ALL IN甚至加杠杆的这种高风险策略,会迫使投资者“依赖止损”,将止损放在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。
而类似“永久组合”这种均衡配置“相关性低”的大类资产——股、债、金、货币 各占25%左右,并且,各类资产内部进一步做分散(比如,商品类别进一步分散配置黄金、豆粕、铜、油气等)将“细分资产”的占比控制在较低区间,那么,就更不需要担心止损问题。
“止损”的关键不在这个步骤本身,而在于其前置步骤——如果你在最初买入时就做好了充分的价值判断、仓位管理、风险评估,那么,几乎就不会存在止损操作!
3类不同标的,处理亏损方式不同
今天不是让大家走极端,完全不止损。
而是不要过度依赖止损,不要动不动就止损,更不要反复止损。
我提倡的是: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今天不是让大家走极端,完全不止损。
而是不要过度依赖止损,不要动不动就止损,更不要反复止损。
我提倡的是: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第一种是“几乎永远不做止损”
比如:纳斯达克/标普500/红利基金/纯债基金。
这类标的通常又被叫做“压舱石”,是真的可以无视短期波动,不论涨得多还是跌得多,都不去卖它。
这些标的属于典型的“牛长熊短”,分年份看,可能在个别年份会收跌,但是拉长时间看,胜率非常高。
今年来,很多人说美股进入了熊市,判断依据是距离顶峰已经下跌了20%-30%。
可是,复盘历史就会发现,这种级别的短期回调实在是太多了!
涨的时候希望能给上车机会,当真的跌到有更便宜的筹码可以捡时,为什么反而恐慌到要清仓止损?
我反正是趁这次美股下跌,分批加仓了美股基金“广发全球精选股票C”。
这两天,趁美股反弹,我在反思:
① 这次加仓是刚跌5%就加,是不是加仓有些早?
② 我是用的“定额”加仓,每跌大概5%就加了5000。是不是该用“倒三角加仓法”?这样在4月7日大跌到低点时,可以2-3倍抄底买入,,,
现在,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从4月7日的1.5W低点,反弹到现在的超过1.7W点,这个涨幅10%。
这个时候,就不要再追美股了!!
一是川普关税不确定性还在,可以等下次“不确定性加剧”再找机会抄底。
二是,之前给大家分享过的一个“美股市场参与度”的指标,已经从4月初低于20的低位,反弹到了现在的67的中等偏高位置。
这是一个短期反应市场情绪的指标,当市场参与度低于20时,代表情绪恐慌,应该“别人恐慌我贪婪”;反之,当市场参与度指标偏高时,代表市场交易情绪起来了,我们反而应该谨慎。
第二种是“跌了可以补,涨了可以卖”
这类标的在A股和港股很常见,无论是“人工智能ETF”还是“恒生科技ETF”,都很适合用ETF来做波段,高卖低买。
还有一些新兴市场的产品,比如“东南亚科技,亚太精选”等,也可以这么操作。
操作也很简单:
如果一直阴跌,就慢慢投入,控制好仓位。
如果中途突然暴力拉升,那就停止买入,甚至在明显感觉市场过热时减仓。
如果仓位够了,但是还在跌,可以不动,躺平。
我目前一直在补的是“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联接C”:
4月初,我的持仓收益率一度跌到了-22%!
但是我依旧没有“止损”,而是坚持定投,控制好总仓位即可。
目前有迎来“定投微笑曲线”的势头~~
第三种是“长周期大标的”
这种标的,需要具备独到的眼光和魄力,要把握好产业大周期拐点。
中途高频交易做波段意义不大。
比如,房子。
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在2016年开始做房子的置换,前几年房地产大涨时期,不仅他的房子,包括他妈妈,他姐姐家的房子,他都帮忙不断做置换,从90平置换到120平,再置换到200平。
最后在2021年飘了,直接把之前赚的钱上车300多平的大平层。结果......
所以,对于这种大周期标的,在识别到初期时就要多买,拿到末期就要全部卖。
哪怕是后知后觉,也要果断出清。
不要陷入“反复止损”
很多人推崇“止损”还有一个原因:认为止损是一种对本金的保护,而非去预测市场。止损后,可以腾出资金配置到当前更具潜力的投资标的,提升资金利用效率。
这类观点只在一种情况下才有意义——那就是这次止损后,彻底离开这类标的,或者彻底离开市场。
否则,大部人人会不断追涨杀跌,反反复复,更没有意义。
比如,很多2020年牛市跑步进场的小白基民,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熊市后,对A股“心灰意冷”,尤其是到了2024上半年,美股涨得YYDS,而A股还在震荡下跌,很多人终于忍不住“止损A股,换仓到美股”。
如果经历这一波后,决心再也不碰A股,甚至再也不碰股市(包括股票基金)也就算了。
但是,偏偏在错过去年A股的“924行情”后,难以忍受“踏空”心情,在去年国庆节后,10月高位,又追了进去。
然后又是一波大跌,又是一波“止损”......
这种反复“止损”有何意义呢?配资网官网网站
网配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